确定锻造加热炉温度
金属材料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,将随着温度的上升,塑性也会相应提高,并有效降低变形抗力。进而可以用较小的变形力,就可以使坯料稳定地改变形状,且不发生任何破裂。
所以,利用锻造加热炉锻造时,一定要加热工件。
确定锻造温度范围的方法是什么?如何确定锻造温度范围?
在锻造温度范围内,保证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抗力,利于锻造变形;可以改善金属内部组织性能,获得高品质锻件;宽度范围尽量拓宽,减少加热火次,提高生产效率。
始锻温度的确定,要求保证不产生过烧。因此,碳钢的始锻温度应低于铁碳平衡图的固相线150℃至250℃。采用高速锤精锻时,因高速变形会产生巨大热效应,使毛坯温度升高,以致引起过烧。所以,始锻温度应该比通常始锻温度约低100℃。
终锻温度的确定,既要保证金属在终锻前具有足够的塑性,又要使锻件能够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。因此,一般来说,终锻温度应稍高于再结晶温度,既要保证毛坯在终锻前仍有足够塑性,又能使锻后再结晶完全,获得较好的细晶粒组织。
就碳钢而言,终锻温度如果过高,就会使锻件晶粒粗大,甚至产生魏氏体组织。终锻温度不能低于铁碳平衡图的A1线。否则,塑性也会显著降低,变形抗力增加,加工硬化现象严重,很容易产生锻造裂纹。
编辑:T